2013/03/26

見賢思齊


很多人會認為某人表現如何、成就如何,代表他如何,期許自己或他人也能如此。
看似很好的事,實則是分別心作用下的不幸。
任何人都有自己該走的路,該達成的目標,該完成的計畫,羨慕他人甚至學習他人的一切,都只是讓自己迷失在無知的世界裡。
該做的、該想的、該努力的,只有認清自己的一切,認清大自然大宇宙的一切,依原定計畫完成此世的目的。

2013/03/25

與大自然同脈動


有機的做法離大自然的意願太遠,因此不斷有人說吃有機的食物未必健康。
真正要追求絕對健康的生命,在心靈上在物質上,都要與大自然的脈動相近。
大自然的脈動為何?如何思想如何行動才是符合大自然的韻律?吃怎樣的食物才是擁有最純淨的大自然能量?這些林林總總要不斷去深思,去探究,才能趨近於大自然之流!

2013/03/20

因緣俱足


在佛教盛行的中國文化範圍的人,應該很容易理解這詞。雖然如此,真正懂得這詞的人,卻沒幾個。
在電玩遊戲中,有一種是必需將所有必要條件都觸發了,下一關的入口才會出現。好幾年前我曾玩過二個遊戲,都是玩到一半卡關了,搞了老半天仍搞不出下一關來,只有放棄。
真實的人生也有這種玩法,在投胎前的設定中,也有可能設定了完成幾件事或成就哪些事,就可以如何如何的,因此一旦投胎後什麼都忘了,自然很容易白走這一遭。
但是沒有神通,沒有超能力,該如何?其實極簡單,遊戲的設定自然要順著該有的劇情走,才會有很多人玩。而真實的人生自然要順著大自然的意願走,順著上帝的旨意走,就不會走錯方向,錯過設定的機會。
世間最遠的距離,不是佛在眼前不自知,而是佛在心中一點也無所覺!

2013/03/17

貪瞋痴的農法


雖然佛教提出的三毒貪瞋痴很多人知道,但沒幾個知道他幹的事就是三毒之事。
不施肥的收獲少,因此現在的人沒人信種菜不用施肥。這些人認為不施肥的種法不夠他賺,這是一種貪的心理。
施肥一定要噴葯,把該死的蟲和病清除一空。這是一種瞋的心理發出的行為。
會做出貪與瞋的事,只因為無知。

2013/03/13

可能


什麼是可能?可能的意思,是說明該句為廢話。
「今天可能會下雨」,本句隱含未說的是也有可能不下雨。下雨與不下雨都有可能,那不是廢話又是何話?
因為無知,大部分人只能說出類似的廢話。

2013/03/10

坐井觀天


每個人依其生命的歷程而建構了不同的意識型態,依其意識型態來理解世界、評價事物。
每個意識型態,如同一個個的天井,人在井底,由意識型態築成的銅牆鐵壁外之井口,得以「看見」這個世間。
佛教徒築的井、天主教基督教築的井、回教徒築的井、一貫道等等不同教派築的井,都只是井。
現今最多的井,是以錢為價值判斷標準的井最多,農夫只問賺多少錢,不問賣出去的農產品會吃死幾個人。大老闆只問賺多少錢,不在乎有幾個被剝削的勞工過勞 死,不在乎環境的污染讓他後代死幾個 。商人只問賺多少錢,不在乎產品有什麼問題,當然也不會有人知道有什麼問題,除非被某人不小心驗出來有問題。
在井底的蛙,我要帶他出去看看這個真正的世界,他還笑我傻!

侍奉上帝的真意


房客的女兒是虔誠的天主教或基督教徒,在教會當全職的志工,從沒賺錢養她自己,吃她媽的,住她媽的,好像還嫌她媽的。
最近房客說她女兒卵巢得了腫瘤,被醫生割掉了,我說那不是變成太監?,房客說只有一邊而已。
有一則笑話,但實則是深意的寓言:神父死後下了地獄,他的好友從不上教堂,卻上天堂。神父很不平,質問上帝,上帝說你傳道時所有人都在打瞌睡或做自己的事,而他的好友開計程車,每個乘客一上車就一直祈禱上帝,實在開車太快太危險。
九成九的宗教人士,只能接受他心中自以為是的外表貌似宗教的事物,其他的都認定是非宗教或反宗教事物。這些人心中只有虛假的表象,一點也沒有上帝或佛性的存在。
如何侍奉上帝?拋掉自以為是的虛假意識型態,全心全意接受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。

2013/03/05

無我的慈悲


之前我提過印度的吠陀醫學為了避免被誤用,拒絕西醫的高價收購其秘訣,有網友質疑其作為並非無我的作為。
以現今的熱門話題舉例,無我者的反核,為慈悲的行為;無我者的擁核,為慈悲的行為。我執強者的反核,為非慈悲的行為;我執強者的擁核,為非慈悲的行為。
行為本身及行為後的結果,無法做為判定是非對錯善惡好壞;只有執行行為的對象本身,是出於大宇宙意志而行,或出於本身的自以為是的我執意識,才能決定是非對錯善惡好壞。
口稱上帝者,必會認定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。什麼叫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?只有拋掉自以為是的自我重要感,不執其本身有一個重要的我存在,才能接受一切發生的事都是對的好的善的。
不執其自我為重要者,其行為必慈悲!

2013/03/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