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06/29

道德的荒謬


如果有頭痛,大部分的人都會買阿斯匹靈等止痛葯解決「問題」。頭痛,或說身體的各種疼痛,是如警報器的警報聲,裝了警報器,遇到有警報聲出現,會想辦法阻止警報器出聲,而不會找出問題所在解決問題。
同樣的,人心出了問題,必貪必瞋,製造各種損人未必利己之事,因此從古至今,剩人嫌人不斷鼓吹道德來解決「問題」,一樣荒謬可笑!
這樣的可笑只是小case,更可怕的是被操弄成崇高的地位,被操弄成服侍權貴之士的貪瞋計謀,就像宗教的操弄神通神蹟一樣。

2013/06/25

椰子販售成本


若是全包,成本有肥料、摘果人工、運送、果實等成本,每斤約4.5元,其中果實全包是一株一年500元左右,一年肥料多的話可生七、八百斤。若不是全包,園主等生產時叫大盤來收,一斤收1.5元左右。
12月至3月是淡季,賣給小販是每斤3元,賠本賣。為何要賠本賣?此時收椰子,可在七到九月的旺季再長出椰子。旺季的價格,賣給小販一斤可十多元,去年最好價有十三元,十多年前最好價有二十六元的樣子。
大盤說以前最高全包十多萬株,這幾年只包二萬多株,以二萬株算,他說平均一年每斤約賺二元,一株長600斤來算,竟有二千多萬。如果他說的膨風的了點,或扣掉沒算到的成本、被倒帳的成本,一年有好幾百萬是跑不掉。

2013/06/24

種菜的草生栽培:王乾坤有機玉荷包園參訪記


上課老師教草生栽培時,我想到種如地瓜葉來當草生栽培的作物,不就可以一舉兩得。不過九成九的人都不信,不管網友或老師都說過不是長草就是草生栽培,在他們的心中只有種專家提的草種才算是草生栽培。
我有試過種地瓜葉,不過因為之前不除草,地瓜葉長不茂,無法成就一大片的地瓜葉。昨天看到王乾坤先生的園子,樹苗四周長滿地瓜葉,可收來吃又不長其他草。
另外以前就說過做有機,或說農業上,品種極重要,決定了五成以上的成敗。王先生的玉荷包因為用噴葯都不是很輕鬆了,做有機難度更高,雖然他兒子跟我說他們有找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增產,不過現實是他們也大量減低玉荷包的面積,改種其他較易照顧的作物。

2013/06/19

佛,想的跟您不一樣


以前有書名叫「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」,確實如此。而事實上,覺悟者(佛)想的也跟迷信者不信者不一樣。
修行是在修心,當意識型態改變,自己依意識型態想出來的想法和念頭,完全不同。

2013/06/18

佛與魔


佛的定義,為完全覺悟者。覺悟什麼?覺悟了自己曾被各種有色眼鏡所障,覺悟了各種有色眼鏡是自己創造自己戴上的,覺悟了各種有色眼鏡的本源就是「我」自己所創造的。能完全的拋掉這些有色眼鏡,能完全地如實接收事與物的本來面貌,最終了解一切的真理。
完全覺悟的佛,也許表現溫良恭儉讓,也許表現不溫良恭儉讓;也許是四維八德之士,也許是反四維八德之士。但確定的是,他必了解自己在此世的使命,在此世的目標,也許用世人稱許的方式完成使命達成目標,也許用世人唾棄的方式完成使命達成目標。
魔的定義,為把自己與他人拉離接近真理的人。魔的表現,大部分為道貌岸然之士,口必稱忠孝仁愛,行必是溫良恭儉讓,如此方便世人信其語言,如此方便將自己與世人拉離接近真理之路。
大魔者,必有神力,常談神蹟,以方便世人「信我得永生」,以方便世人愛投胎極樂世界不愛真理之路。而「信我得永生」與極樂世界之路,都看不見有何讓人覺悟之處。

2013/06/16

關於道德與戒律


修行只是修心,只是在於覺悟,如果修神通,修禪定,可以讓自己感覺非常厲害,但再厲害,絕對無法超越大宇宙的力量,因此再怎麼修,仍逃不出大宇宙的掌心,一點用處也沒有。
那麼在真正的修行中,只是修心,所以道德跟戒律,有用處嗎?
修心,自然要將自己曝露在自己的缺點中,深刻地了解自己。用道德和戒律來掩飾自己的缺點,對修行有何意義?
現在的宗教,講戒律,提倡道德,何因?只因宗教並不教人修行,只是以盲導盲而已。

修行概要


生命是由三維空間的存有和三維時間的存有因緣和合而產生的,產生了心理層面。由這心理層面,生命,尤其是人類,有了感覺到「我」與他的不同,有了主體與客體之別,產生了分別心。由這分別心,生命,尤其是人,得以認識這世界。
人因有了主體心,認識這世間,是帶著這主體心來看的,因此,看法有別,因而產生了總總問題。有問題要解決,而修行,就是修這個心,這個因緣和合的心,或稱意識。
因此修行的要點,在於修心。修行談神蹟神通體驗等等,無助修心,只會增加心的偏差。
心偏差最重要的部分,即是主體心--「我」,這是意識最大的成就,也是最大的敗筆。因此修行,最重要的是修心,儒家發展到明代,其思想家朱熹了解心是最重 要的,因此他談誠心正意,王陽明也談心學。釋迦牟尼一開始就是要弟子們修四念處--修觀照的功夫,由觀照中,去了解心的誤區,做自我的修正,修正成功的, 為有成就的羅漢。佛教傳來中國,只操弄神蹟與體驗,無法讓修行者有成就,因此高靈們上演了禪宗--參禪,就是參心的誤區,參到了,就悟了,就解誤了。
修心第一步,就是修正主體心的誤。

2013/06/06

「我」與「魔」


魔的定義,為把自己與他人拉離真理的人。
大宇宙本身的意志,在貫徹所有生命戲碼的流暢運行,因此,對於個體而言,大宇宙的意志是不容違背的,雖然大宇宙並不是「真理」。
而「我」,自以為是者,有著自以為是的正義,自以為是的天平,因此,當大宇宙的戲碼違背的該個體的正義或天平,個體小我即發出怨言,甚至破壞大宇宙戲碼的運行。而這些個體,即成為魔,因為大宇宙戲碼的流暢運行,是為了保證每個存有都能以最順利的方式,接近而溶入真理。
「我」的自以為是,自以為真,自以為善,實則是絕對的大魔。

修行不可談體驗與神通


雖然這在修行者的普遍觀念中都有,但如九成九的人都拜金,九成九的人都愛談體驗,崇尚神通。
談體驗與神通的後果,就是輕視修法,只在乎神通的強大與否。最好的例子就是佛教,雖然一開始有大迦葉等人的堅持重法的必要,但在靈性普遍的印度,數千年的 習慣,崇尚體驗與神通,因而以阿難為首的大眾部日後漸漸取得優勢,原本反婆羅門教的佛教,漸漸向婆羅門教靠攏,大眾部(自稱大乘)的經典全是體驗與神通的 說詞,數百年更加入咒語,而後自然隱沒於婆羅門的勢力之下,二千多年後的中國傳統思想下的佛教徒,說「無我」是無意義的不需要的。

關於「魔」

何謂「魔 」?通常來說,被稱之為魔者,是違背社會主流價值、或與稱呼者之意識型態相反者,即被稱呼為魔。
當然以上兩種情況,都不該被稱呼為魔的。實際應該被稱呼為魔的,為何?
所有人生戲碼的最終目的,只有一個,只是接近真理,溶入真理。因此,將自己與他人拉離真理者,為魔。
正確的定義(正見)出來了,要了解真相就容易了。那麼,有哪些人被人稱頌,實則為魔?
不管生命本身是否意識到,生命本身所有作為的唯一目的,即是覺悟(成佛)。因此,那些說二千年前只有一個釋迦牟尼,未來好幾年後只有一個彌勒,除外無他, 是為大魔。這樣的論點一出來,可操弄的東西多了,說成佛是不可能的,因此菩薩滿天飛;操弄出一堆菩薩,因些跟隨釋迦牟尼而覺悟的人(羅漢)是低一級的成 就;最可怕的,是操弄三度空間以上的體驗,把四度以上空間的美好,轉化成讓人墮落,不再努力修行,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唸咒唸佛上面,讓個體拉離了能接近 真理的路。
無知者,死抱著自以為是的觀念,做出自以為是正見正知實則是大魔的作為,而喜不自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