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7/19

包容


事物好不好、有沒有效,總要有個判斷標準。很多團體他們談愛,但愛是很模糊很抽象的名詞,因此很容易談,同時也談不出所以然來。他們說愛是什麼、愛是如 何、愛多麼好,然後呢?什麼叫愛人?什麼才是「愛」?問題很多,也隨人解釋而不同。因此如果要以愛來判斷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我說「愛是包容」,愛最重要的品質或行為即是包容。包容是一種行動,是實際的事情,它比抽象的愛更容易理解與判斷。

之前有老朋友說要來參觀我的農場,我想她也不曾對我的文章按讚,表示她不認同或看不懂我說些什麼,那麼又能參觀看出什麼?於是我試了試她,我在她的臉書某文留言幾次,過沒多久她說有事無法成行。

權威崇拜者在心中有一把尺,來衡量一切的事物,這把尺就是他所認定的權威、至高無上的存在。他認定什麼好不好、對不對、是不是、善不善,然後不好的排除、 不對的排除、不是的排除、不善的排除,他只願活在自我創造的意識世界。在臉書可以看到有些人發文攻擊執政者、攻擊有權有勢者,或保守主義者攻擊改革之士的 抗爭作為,這些人都是同類人、同境界的人,他們一樣把自己不欲的排除在外,否定他們,無法包容。

前幾天有篇文章,它舉了感人的故事,最後他論證沒有道德所以怎樣。故事本身並沒有引導人朝向道德走,但作者最後把道德拉進來,顯得很無厘頭。當然他並不會 覺得有什麼無厘頭的,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,因為道德的權威在他心中是至高無上的。也有文章說你要跟什麼人在一起,然後你就比較容易變成那樣的人。那壞蛋 想跟好蛋在一起變成好蛋,哪個好蛋要跟壞蛋在一起呢?

愛很容易說,但他們只口頭說說,真的實踐時,愛消失無蹤。一切的問題只是人心的問題,「心」怎麼決定了世界,自己就活在怎樣的世界裡,跳脫不出這個迷霧。

「無所住」,代表心不以任何權威、任何善的好的對的道理來發出意念。當人無所住地發意念,人表現出無限的包容,不排除任何範圍的事物。無限的包容意指意識無限的擴展,無限擴展的意識代表無限的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