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06/28

關於白骨觀、不淨觀等的修法


意識是生命與非生命主要差異所在,而意識(四維空間的「一」)的運作方式是意識一部分形成心靈質,以幻化成各種感官所接受或產生的訊息,讓意識所覺知,因此,「業」所指的即是意識的心靈質因幻化而變形後,需回復成原來的形態之反作用力。
了解意識運作原理,就可了解白骨觀、不淨觀的優缺點。白骨觀、不淨觀意欲對治心追求「美」而導致的能量喪失,而白骨觀、不淨觀修成之後心靈質仍會變形,只是變成的是心所不欲之態。意欲追求心的「不動」,但在訓練過程中,心靈質不斷變形成白骨、不淨對象,其所造之業不容小覷。另外,求心不動應由意識型態著手,當意識型態不能全破,心靈質一定會變形,

釋迦牟尼的弟子都是佛教徒,有些佛教徒不是釋迦牟尼的弟子


數學好的人一看就懂,標題只是數學中的集合概念應用:
釋迦牟尼的理念,以面積來比喻比如為一平方公尺。
佛教流傳的理念,以面積來比喻比如為一公頃,兩者相差一萬倍以上。
佛教流傳的理念,除釋迦牟尼的理念外,還有極多外道如婆羅門、瑜珈學派、者那教、性力派.........等等極多的理念,還有後世的佛弟子自行發明的理念(還與釋迦牟尼的相衝突),以及操弄名相者形成的各種教條思想。因此在現代流傳的佛教,釋迦牟尼只是小小咖,大部分自以為是佛教徒者,九成九都不信釋迦牟尼的話,反倒是與釋迦牟尼相反的道理如淨土宗唸佛法門,想以投機心態求生西方極樂就永生不死就拿到成佛保證(?),因此現世就完全不修個人成就,表現比非靈修者還不如。

2012/06/23

完美無缺的愛


愛,世人談論不少,真正懂得的卻不多。
男女之間的,主要是情與慾。
其他關係的,主要是我執的表現,如我的孩子、我的國家、我的社區、我的金錢.........
真正的愛,是彼此融合而一的力量。
無私的愛,任何人都會說,只要試一試就知道,當自己被對方甩一巴掌,心中仍只有「空」,此為真正之愛。
聖經被操弄的主角之一:土耳其聖者,正是第九密度空間的高靈,來宣揚的法門,就是以無限的愛力突破一切的束縳,到達完全無拘的自在。

藏密的來源


西藏的地方信仰,為苯教,是一種用咒語來達成人類願望的法門
苯教有紅教、白教、黑教等派別,其中尤其以黑教手段兇狠,專門用咒語傷人。藏密聖者密勒日巴,年青時即為黑教高手,傷人無數,故後來修行遇極大困難。
佛教傳入西藏後,苯教為求進一步深化自己,強固統治力量,於是結合佛教思想,用佛教語言包裝自己,但不知是誰性慾過強,又強加入印度縱慾派的思想,因此在 印度和西藏古蹟常看到男女幹幹的雕像,藏密經典上並說明最高的涅槃,是男女幹幹時所求的境界為最高,因此在二十世紀藏密外傳至國外後,新聞不時有活佛強姦 信徒之聞。
後來宗喀巴改革各教派,強化戒律,但保留幹幹思想,這也是目前任一活佛說男女雙修是最高修法。
苯教的拿手好戲是咒語,這也是藏密的拿手好戲--密咒。苯教的咒語是有力量的,同樣的,藏密的咒語也有力量。但這不是修行法,真正的修行法,只是要去除人自我束縳的意念,及人自作孽所造之業,如此而已。
任一咒語,念之前必有願望,行前思之,意識即變形,即已造業,不可能依密咒成佛。

2012/06/22

修行唯一要訣--放下一切 放下一切要訣--破所有價值觀


修行要修放下,這很多人知道也了解,當然也有很多人不了解,因此現在是對了解的人說的。
放下,在「一位禪師臨終前的懺悔與教誡」作者千江月其他書有「該放下的時候放下」,那什麼時候該放下?不該放下時要緊抓不放嗎?
修行,在修放下一切,尤其要放下對「我」的執著,和觀念的執著(法執)。原始佛教的四念處,身、受、心、法,其中最後的法念處,即是對精細的念頭、想法,做徹底的觀察,做全盤的打破,不留一絲執著。
因此,人的修行,最終要打破所有價值觀,回復本來面貌。但我說過,人的成長,在不斷累積各種價值觀,做日常生活的指導,一旦所有價值觀崩毀,這個人不是瘋了,就是廢了。只有真修者,知道價值觀的害處,才有辦法成為無價值觀的「佛」。
「大師在喜馬拉雅山」的主角密勒日巴,就是在演一場人生不斷破價值觀的戲碼,當身上破爛到幾乎一絲不縷,唯一還遮住私處的小布片,被一陣風吹走,當下他悟了,了解他還有想要保護的,價值觀並未全破。
而宗教,在理念由上師推出後,其弟子就成為保護團體的重要份子,因此上師的理念成為唯一真理,不容置疑,不容挑戰,一旦有人不識相,必群起而攻之,視之為罪大惡極之人,必下十八層地獄。此時,這個已成宗教之團體,對於真修者而言,是廢了。

101年高雄青年農民教育訓練初階班心得


1、戴振耀老師是阿扁時的農委會副委,現與邱義仁在內門溝坪種菜。
戴老師年青時就敢見不義而發聲,因而被關三年。從政時推老農年金,對於老馬把老農年金視為救濟金很不以為然。行口對農民剝削太嚴重(這是必然的,在農民必被商人剝削是無可避免的,除非政府特意保護農民)。又提到木瓜也有基改品種了,未來堪虞。
2、劉又菱老師是桃園大蕓有機蔬菜農場的老闆,其農作技術極高,其產品的產量甚至比慣行初行的最高產量還高。老師說附近有很多大量有機質可免費獲得,因此 光省有機肥就賺死了。老師提到蟾蜍會吃蟲,雖然我家癩蛤蟆很多,我倒未曾想到這邊去。因其老公原本做營造業的,農場的排水做的極好,最近大雨仍只有最高五 公分的水流,而附近卻積到不行了。
3、郭智偉老師是綠地農特產品生產合作社的老闆,他說慣行最初期有最高產量,連作幾年後產量會下降幾成,依我看最後是拼命下肥也達不到有機的產量,這也是 有機興起的原因之一。這老師極有趣,最後提到「做對的事比事情做對更重要」,他提到跟他契作的農民有的會自己噴不合法的葯,因而被檢出,因此他特別撥出一 批人來為契作農民噴葯,我以此來問他這是對的事或事情做對?他回答他有很多農民要照顧,雖然他知道食品安全更重要,但實際是自己賺錢更重要。滿諷刺的!

同學中有臥虎藏龍者:
1、李瑞國:軍職退休,後從農,土地部分自種,部分出租做市民農園。自己也上過不少課,學識豐富,目前有在社大任教。他提到玩乾坤農園是有機玉荷包園,志學農場是有機葡萄園,惠生泉是有機香菇,尋秘桑田是有機香草園。
2、張天恩:龍吉農特產品生產合作社老闆,也是香蕉、鳳梨的行口商,更是租有四十多甲的大農,但這一切,只雇十人就可以全部搞定,年收入至少百萬,好的話五百以上。

拜訪網友記


今天趁著沒雨去了高樹,一到高樹就下雨了,快到前又沒雨了。一路上可見農田作物生長,跟內門的景觀差滿多的,內門養家禽家畜的多,種果樹比種菜多。
到了看到招牌「活石生活創意工坊」,網友不是農夫,倒是個藝術家。
此行收獲多,網友是年青時從工人一直做到老闆,從老闆再轉行到藝術家,其經驗學識應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。他拿出一包烘乾的波羅蜜乾,不錯吃,只用烤箱就做 得到,對於產品的銷路有極大幫助。他還提到他種的山葯,沒用什麼肥料,自然也不用農葯,第一年長數個拳頭大,留種再種第二年更大,證明秀明農法的自家採種 極有優勢。

2012/06/21

大宇宙統一論--波動學說


大宇宙,指稱所有維度空間,包括從一維空間至無限維空間。在大宇宙中,一切最基本的,為「波動」。
當然聰明的人可能想到,是什麼東西的波動?是「空」的波動。
因人容易為字詞迷惑,因此又說,是「一」的波動。
到底是什麼?用任何詞都可以,只要不迷失其中。
在三維空間中, 「一」的波動,依精細至粗鈍,可分為以太、氣、光、液、固等元素。
在四維空間中,「一」的波動,因空間維度多了線的時間軸,「一」的波動,在三維空間第三密度的人類,稱之為靈,或意識,而其本質,與三維空間的「一」無二,只是他們身處的空間不同。但就是身處空間的差異,讓「一」具有不同的屬性與能力。

2012/06/20

無我的真義


無我,之前我說的是自我感的去除,或說是不執著有「我」。
究極的無我,是何義呢?
生命的組成,有靈的部分,及物質的部分。靈與物,都是波動的顯現,靈是在四維空間的波動顯現,身體是三維空間的波動顯現。而生命,是三維空間的波動與四維空間的波動,因緣和合所產生的「現象」。是的,生命是一種現象而已,當身體敗壞,或四維空間的波動與三維空間的波動失去連結,生命,就消失了。
因緣和合而成的現象,自不會有「本體」可執為「我」,而執靈為「我」,或執「身體」為「我」,又缺少另一半無法顯現生命現象,這種執著也是偏執。
故說「本來無一物」,只是因緣和合的現象。

(續)他站有人問說靈本身也有可能是因緣和合,又有人覺得這樣的說法是外道的斷滅論:

也許靈是因緣和合,但若是,波動可再細分成什麼?或波動是由哪兩種以上的更基本單元因緣和合的?
四維空間的靈,不可用地球上的物質來想像(會誤解),可以用三維空間的宇宙遍佈以太元素(空間粒子)來理解,靈(代名詞),是遍佈於四維空間中的,但不同 區的靈之質不同,因此連結出來的生命有不同品質的表現,如佛區的靈,智慧極高,而層次低的靈之區域,所連結到的生命扮演的就是一般大眾的表現了。
另外有人提到的斷滅論,不在本文的範疇,補充說明,同一靈,如小水滴般,卻可連結無數生命體,這些生命體,散佈於不同時間生命,而第三密度的生命去理解這 情況時,因第三密度的直線性時間感影響,因此認為此靈在不同時間連結的生命,是同一靈的投胎轉世,但對於四維空間增加了線的時間軸,無所謂過去現在未來, 第三密度的人去理解四維空間的靈,可說只有永恒的當下。

(再續)
既然我說生命是因緣和合,靈與身體是無法單一存在時顯現生命現象,包括思考、感受等。那麼地球人死後的鬼、神、佛、菩薩又如何說呢?
生命的身體有很多個,肉體只是其中最粗鈍的,當其他星體其他密度空間的生命要來地球玩,大部分都會遵照地球的規則--穿上肉體來玩,因此來地球要投胎以便穿上肉體,離開時要脫掉肉體才離開。此時生命並未終結,因其他精細的身體如星光體、情緒體、以太體、、、等等身體都還在,生命仍在繼續中。

2012/06/15

意識型態決定命運


看了上週的文茜世界周報,一開始播出陳文茜去北大的演講。陳文茜也算是有思想的人,不過听她在北大說的,實在層次太低,仍死抱著資本主義的一切做思考。
如果我是陳文茜,當北大生我問老一輩如何協助新一代的中國人走出自己的路。我的答案是:你們必需找到真正的價值,如人的價值,事、物的價值,但不是錢的價值;當人能找到真正的價值,人的生命才有價值(不然只是被錢奴役的活屍)。

網拍檢舉記


最近網拍買東西,露天的商家有一家在拍賣頁寫運費是0元,貨到付款也是0元,在問與答提問是否真的0元,問了兩次都不答,倒是問產地有回答。後來在商品頁看到另有註明滿800元免運,不過就試看看吧,下標顯示自然運費是0元。隔天寫悄悄話問到底要不要出貨,商家電告滿800元才免運,不然要加80元運費。我提醒會申訴露天和公平交易委員會,商家不在意,於是提出申訴。
申訴內容:
1、商品頁寫運費0元,貨到付款0元,說明處又寫800元以上免運
2、在問與答提出詢問,問二次都不回答,另外問產品產地有回答,以為該賣家認為寫清楚了不用問,直接下標選貨到付款,下標頁顯示貨到付款0元。
3、下標三天未有動靜,發悄悄話詢問要寄貨嗎,該店小姐來電說若要買需付運費80元,我將上述過程詢問她,她請示上層後仍表示不付運費不寄貨。
4、查詢該店有的貨品有寫運費,有的運費0元,但說明處註明800免運。這做法很奇怪!

露天申訴處表明他們只是個平台,最多可以設定該標為棄標,若覺不足,請自行向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。就申訴吧,沒幾天來公文說該案應由公平交易委員會處理,沒幾天公平交易委員會來公文表示依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第30條規定:中央主管機關對於無具體內容、未具真實性名或住址之檢舉案件,得不予處理。因本案無確實事證證明該商家之不實交易,故裁定不理。
該法第30條之規定真是好用,大大節省了公務員編制和實際工作量,任何人坐上該位置,只要將收到的案件看一看,可以確定有不實交易處才罰,沒有者全部裁定不理,完全不用出門調查,非常輕鬆愉快。

2012/06/08

執著、放下與業力


執著的行為,意指思想緊抓住某原理原則方法理論等不放,思想緊抓不放,意識已變形,如彈簧壓下或拉長後,必有回復原狀的力量產生使其回復原狀,而意識變形後的復原力量,即為業力。
那麼擇善固執是好的嗎?依此而論,自然是不好的,因讓意識變形了。
那麼擇善固執是不好,就隨便愛搶人就搶人,愛殺人就殺人嗎?
不好,在於執著不好,不在於「善」不好。因此,要如金剛經名言: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心無所住,意指心不執著於任何一方一法一理一則,心不執著,讓心中的「靈山塔」的智慧來引導人的進與退。
放下,意指反執著,不緊黏著自以為是的佛、上帝、阿拉、老母等等虛無飄渺之相,而踏實地一步一行依著自心自發的智慧前進,提昇,並不難!

關於「成佛」


佛陀,在梵文原意,指覺悟者。成佛,就是覺悟了束縛人的真相,知道解縛的真理。
佛陀為第六密度之高靈,其修行的結果,是回覆到第六密度的智慧,及超越第六密度,達到第七、第八以上密度空間的智慧,如此而已。
大乘佛經操弄的佛之威神力、不可思議神通、超越常人的智慧,就只是高於第三密度的人無法做到、無法想象、無可奈何的能力與思想,這此,在任何人到達高於第三密度後,都有可能達到。
2012,是地球從第三密度提昇到第四密度的重要一年,這個轉變期間可長可短,一旦轉變完成,就沒有再選擇機會,需靠自力修行提昇,或等待一萬多年後地球再度通過光子帶才有機會搭便車。

2012/06/07

關於新人道農法的出世與未來


阿南達瑪迦在台灣是個小團體,活動中的成員應該不過千,很少人听過,因為就算活動中的成員不懂也不會應用其上師的真知卓見,對於一個已離開阿南達瑪迦的我來說還不時言必稱「阿南達瑪迦上師說過...」,實屬異類。
阿南達瑪迦中堅份子--邱奕儒先生,早年主推進步利用論,後在花蓮東華大學任教,現主推樸門農法。為何他不創立新人道農法?
新人道農法在我手中誕生,全世界也只有我先發(連印度發源地也沒有),這因緣我想當是未來啟發某人之用。

擇優採種

秀明農法有自家採種,新人道農法則是擇優採種。
各地水文地理氣候不同,各種的適應成長不同,因此秀明農法的自家採種有其道理。而各品種各有優點,擇其優留種,以人為方式強化進化速度,又不會有失控的疑慮。

自有水源的重要性


之前提過水很重要,重要到何種地步?以現今台灣的情況,要從事有機,或從事新人道農法的人,農地需自有水源。
新聞不時會有農地污染的報導,而污染從何來?主要是灌溉溝渠來,不管是工廠排的或有人偷倒的等等。
阿南達瑪迦上師對農業的提醒,第一要點為水資源的收集與利用,最重要的是挖池塘儲水,這有很多好處,如創造水文生態,增加生態的多樣化,也避免水源不足的缺點,更重要的,保證水源的乾淨無污染。
有人會反駁雨水酸化的問題。這種共業的問題難解,而且若雨水的酸化很嚴重,農業灌溉用水自然也一樣酸化。

2012/06/06

好修行法的判定方法

「2012大覺醒」的部落格主說到佛陀為第六密度空間之高靈,而聖經操弄之耶穌有當代兩位聖者,出生耶路撒冷之耶穌為第五密度之高靈,出生土耳其之聖者為第九密度之高靈。
佛教說的空間有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在其格主把它分成第一密度至第十密度為欲界,第十一至第十八為色界,至第二十六為無色界。本來我對這樣的說明覺得是胡扯,不過最近想想恐怕真是如此。
何以故?佛陀在達到非想非非想定時,不就已到達第十九密度以上的境界,其後更到達前無古人的滅盡定,卻認為禪定無法解脫,另循他法,最後了悟解脫,分享出來的不是禪定法,而是依四念處的十二緣起觀,其理何在?
最主要的,解不解脫,第一要件,在對「我」的執不執著,禪定再高,只要執著「我」,就如被鐵鍊鎖得死死的,是提昇不上去的。
因此,判定是不是如佛之法,只要看其法與「我」的關係就很容易知道是佛陀說的或是外道學說。佛陀對當時的批判,是反婆羅門教的,反階級意識的,而那些後來加入佛教思想的各種神論,完全背離佛陀本意,這些神論也是用來操作保護階級意識用的。
各種修行法,也可依此理認識。真正能解決執著「我」的法門,是真正修行法的第一要件。無此能力的法門,都只是氣功、仙通、神道等等無法解脫之法。

2012/06/03

生命是因緣和合


「生命」,是意識與肉體的結合,產生的活動現象,故佛陀說十二緣起,緣斷生命之流即滅。
三維空間有二十多度密度空間,各密度空間不相同,但可佔據同一空間位置,生命活動的舞台,只在三維空間的二十多個密度空間中。
四維空間是意識存在之所,如前所述,「生命」是意識與肉體結合的因緣和合現象,因此以三維三密的思維來想,可以認為意識本身非生物體,如同肉體本身一樣,只有意識或只有肉體並不顯現「生命」現象。
五維以上的空間,對人類是無意義的,人要賦予意義,可稱之為造物主之所在。

2012/06/02

無憂源農園參訪記


今天是大樹的鳳荔節,當然要去湊熱鬧。走到佛光山也有水果節,有表演攤位也不少。鳳荔節跟往年差不多,重點是有素食臭豆腐。
接著就去無憂源,沒設路標,就問了檳榔南施,她說了去向,並提醒有兇狗。一去狗叫的兇,但會叫的大概不咬人,還好。
無憂源以開發為主,故只賣自產的果苗,目前有白柿、紅毛丹、榴槤蜜、波羅蜜、山竹、黃金果等,還有一些待開發,或商業機密沒開放的。
重點有山竹,以愈早地植愈好,頭二年用黑網遮陽,山竹就會長很快很大,二年可到一人高,也許就不用再遮了。他現在賣的嫁接苗是印尼種,未來推泰國種。
紅毛丹七月前地植可過冬,冬天要多澆水,苗四周草生或覆物保濕保暖。
我的重點在波羅蜜,他說他的嫁接苗為脆肉,冰著一周也不爛,成熟果沒黏液。
他提到麻吉波羅蜜,就是像麻糬,肉爛易剝。
在我渴望下,今年的七月有機會大辦試吃會,有黃金果、波羅蜜、孟尖榴槤蜜、白柿、紅毛丹等。

後記:都八月了,仍沒消息,看來是我太天真,老闆根本不想理我,本來我想跟無憂源買苗的,也只好做罷。

成功是耐心與毅力的體現


人懷著理想、目標,努力去實現它,有的成功有的一直努力中,有的放棄有的堅持不懈。
放棄的人自然無法稱為成功者,實現的人自然是成功者,一直努力也不願放棄,直到最後一口呼吸,但仍未能實現,只能算失敗者嗎?
這樣的人,為理想、目標奉獻一生的人,不以成敗論英雄,其心是偉大的,因此我註記為未來必成功之人。